学院新闻

东南亚系梁立基教授的力作《从朝贡宗藩到战略伙伴》出版

   
东南亚系梁立基教授撰写的《从朝贡宗藩到战略伙伴:中国—印度尼西亚关系两千年的历史进程》(Dari Relasi Upeti ke Mitra Strategis 2000 Tahun Perjalanan Hubungan Tiongkok-Indonesia)近期由印度尼西亚罗盘报出版社(Penerbit Kompas)在雅加达正式出版发行,并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进入21世纪全球化时代之后,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和发展,双方于2005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上述背景下,梁立基教授根据长年的研究积累以及对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关系的认识,认为目前有必要用印度尼西亚文写一部专著,阐明两国关系的整个历史进程,因为在这一方面中国的史料最丰富,而印度尼西亚则非常缺乏,不利于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梁立基教授希望通过这部专著能让印度尼西亚的学者和读者能更深入了解两国关系发展史的全貌。梁立基教授在书中还特别阐明中国传统文化“和为贵”的核心价值观在两国关系的整个历史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和奠定的历史基础,对促进两国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无疑会起积极的作用。梁立基教授不顾年迈,花了六七年的工夫终于完成了这部近六百页的填补空白之作。
 
\
 

       该书共分为六章,引用大量的中国历史资料,全面论述自公元一世纪开始,中国与努桑达拉群岛(马来群岛)之间关系发展的历程。书中提到,自东汉年间,两国就已经建立朝贡宗藩关系,唐朝时期已有密切的文化交流,到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两国的友好关系达到了顶峰。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之后,印度尼西亚沦为荷兰的殖民地,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也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在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下,两个民族遭到相同的悲惨命运。到了20世纪初,东方开始出现民族觉醒,两个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一直互相同情和相互支持。二次大战后,当各自取得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之后,两国便立即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后来两国关系经历了高低潮和波折,在面临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时终于成为战略伙伴。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是东亚两个最大的国家,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对发展中国与东盟10+1的战略伙伴关系以及建设和谐世界的过程中将发挥重大的积极作用。本书详细记录和全面论述两国关系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而与时俱进,这在印度尼西亚学术界至今还没有出现类似的学术著作,所以备受关注,相信会起积极的影响。
       梁立基教授 1927年生于印度尼西亚万隆市,1950年回国,毕业于16877太阳集团东语系印度尼西亚语专业,后留校执教并担任过十多年的教研室主任工作。梁立基教授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从事印度尼西亚语言、文学和文化以及东方文学的研究工作,成就显著,并经常参加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为大会的学术报告人发言,有意识地通过学术交流去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相互了解。梁立基教授曾荣获马来西亚首相颁发的〈马中友好人物奖〉,2006年印尼驻华特命全权大使苏德拉查也给他颁发了《荣誉奖状》,表彰他“在促进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与合作所作出的贡献”。
         梁立基教授长期从事印尼-马来语言、文学、文化、中国—印度尼西亚和中国-马来西亚关系史以及东方文学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用两种语文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的专著。主要著作有:《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第一版至第西版主编),《东方文学史》(副主编),《世界四大文化与东南亚文学》,《印度尼西亚文学史》(上下册)、《印度尼西亚语汉语大词典》(主编),《印度尼西亚语—汉语,汉语—印度尼西亚语实用词典》(主编),《光辉的历史篇章—15世纪马六甲王朝与明朝的关系》,汉语—印度尼西亚语对照的《唐诗一百首》和《宋词一百首》等。
          1997年梁立基教授曾受聘担任马来西亚国民大学(马国大)客座教授,用马来文撰写了有关马中关系发展史的专著《光辉的历史篇章:15世纪马六甲王朝与明朝的关系》(Lembaran Sejarah Gemilang—Hubungan Empayar Melaka dan Dinasti Ming Abad Ke-15),在马来西亚出版后受到马来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被视研究马中关系史的必读参考书,影响很大。马来西亚首相巴达维在谈及马中关系时也曾提到这本书,后来他还向梁立基教授颁发了《马中友好人物奖》,表彰他为促进马中语言、文学和文化方面的交流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Baidu
sogou